全国首批试点

风雨无阻向前进 初心不改战脱贫 ---渭南供电分公司派驻董村村第一书记郑蔚明先进事迹

  • 发布日期:2020-05-07 09:13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宫里镇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

风雨无阻向前进 初心不改战脱贫 ---渭南供电分公司派驻董村村第一书记郑蔚明先进事迹

宫里镇人民政府 昨天

郑蔚明,男,中共党员,渭南供电分公司职工。2019年8月被选派到宫里镇董村村担任第一书记。从电力技术管理干部到贫困村第一书记,工作性质、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。驻村工作以来,他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,牢记“抓党建促脱贫”责任使命,在脱贫攻坚一线日夜奋战、拼搏奉献,谱写了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,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,得到了董村村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
走村入户察民情 真干实干解民忧





走村入户,最能直接看到、听到、了解到群众的生活现状,最能深切体会到群众的冷暖。到董村村后,他坚持“用真心聆听群众心声、用耐心服务群众难处、用细心为群众办事”。一次次走访、一次次通话、一次次座谈,在全面了解全村的产业发展现状、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、收入来源、住房安全等情况后,他结合每户实际与他们共同探讨脱贫致富路子,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,这份真诚使他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信任,也为他在村里顺利开展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。夏小强家墙面多处裂缝、田强娃家院墙倒塌……一桩桩、一件件,郑书记都默默记在心上,很快,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,因为在他心中,群众的事都是大事,也都是急事,他要把党的好政策第一时间送达群众心坎上。


因地制宜搞产业 脱贫致富有门路















初春时节,走进董村村,一条条水泥路铺到家门口,一片片花椒树、柿子树争妍吐绿,村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。从鲜为人知的贫困村到现如今,在郑蔚明的带领下,董村村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。









2018年,在驻村工作队和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,董村村建成了村集体经济项目---柿饼加工厂。他“接棒”扶贫工作后,积极促进柿饼加工厂产业升级,先后从公司引进帮扶资金17万元,每年向贫困户分红3万元。同时,为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发展,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,他多方协调,为村上引进柿子加工企业,初步形成了柿饼加工的产业化发展格局。火红火红的柿子,成为董村村全体群众的致富产业。目前,董村村柿子栽种面积已达到2800亩。他及时协调公司对接帮扶资金31万元,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奶山羊养殖和花椒种植,截止目前,奶山羊存栏量2500多只,花椒栽种面积500多亩,奶山羊、花椒也逐渐成为董村村“铁杆”产业。


党建引领促脱贫 帮扶干部齐发力

2020年,郑蔚明紧盯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目标任务,将抓党建与促脱贫有机结合,“三排查三清零”百日冲刺以来,他积极组织公司党员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活动,他们深入贫困群众家中,及时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,实实在在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类问题。了解到曹宪法还想进一步发展小产业,就帮他扩种柿子树2亩,看到巷道内环境卫生还不够整洁,就组织大家整治巷道环境卫生……“作为第一书记,就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,着力解决群众的**心事、烦心事,要用实际行动去守初心、担使命。”郑书记说道。


扶贫战“疫”两不误 积极作为显担当


这几天感觉怎样,给你送来了鸡蛋和消毒水,还有啥需要及时跟我说。郑蔚明又给居家隔离人员送来了生活用品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不同,作为第一书记,他毅然扛起疫情防控的大旗,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,成立董村村“抗击疫情工作突击队”,发动群众对返乡人员开展全方位排查,为董村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吹响了嘹亮的冲锋号。在郑书记的号召下,董村村广大贫困户主动到各组疫情防控检查点值班值守,六组的田改忙、十组的董彦峰还当起了义务消毒员,积极参与本组巷道的消毒消杀工作。复工复产后,14户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,郑书记积极联系渭南供电分公司,为他们送去资金及生活必需品,针对有劳动能力的,还为他们增设了公益专岗,使他们有业可就、有稳定收入,脱贫更加有保障。

欲问秋果何所累,自有春风雨潇潇。他走在为贫困村、贫困群众谋求脱贫致富的道路上,挥洒着汗水,洋溢着激情,坚定着方向,他坚信,只要顽强奋斗、真诚付出,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打好打赢!